description |
---|
本文转载于Ivan Yang学长公众号三年前的小结,已获取Ivan学长授权。 |
作为这个系列的开篇第一篇,我删删改改许久,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话语来开场。其实我是非常矛盾的,因为我向来不喜欢别人站在高处对我颐气指使,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即使你拥有别人艳羡的成功经验又能如何,照样教育不到我,但同时在交大这三年多的生活,刷新了我对于自我的认知和思考的方式,可能是基于一种可笑的正义的责任感,我很想分享给你们听,希望听完能带给你们一点点不一样的思想,哪怕是对我的想法的否定而防止自己变成如此也可以。
讽刺的是,当年我嗤之以鼻的“交大的本科教育早已崩溃”这样的话,在我经历了三年多的切身经历后,却成为了它的忠实拥趸。
1. 本科教育的崩塌
很悲哀的是,我看着许多满怀激情热血饱含求知欲的少年郎,来到这所所谓名校,以为迎接自己的是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却发现现实与书中与电视剧中的差别总是那么大。这样一种悲观的体验让我从心中促使我将其提前告知于你们,并试图将一些人生经验表达出来。(虽然自己最后结果也就泯然众人,但是希望你们可以更好)。
学校试图将每个人像零件一样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学校不会去关心你究竟被塑造成了什么样子,只关心你可以在一种宽松到近乎放肆的准出条件下顺利离开学校,似乎近乎百分一百的就业率就能向社会宣告他们教育的成功,再加上偶然冒出的几个知名校友便能攀上并大肆宣传一番,然而却并不会关心每个个体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没人会对你的教育质量负责。
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每个人手中几乎雷同的成绩单,学校不会去管你作为一个CS的学生日后是否会用的到基电数电模电中的知识,也不管你以后是去写代码还是焊板子,学校只会说,你必须修完这些课程,因为这是从很久之前就规定要开这门课的。至于为什么,需不需要,应该怎么教,他们都不会去思考。并且为了方便省事,他们设置的考察方式总是对他们而言方便的,把试卷丢给助教批改这种事情多么简单,他们丝毫不会考虑自己设置的考察方式是否会放漏网之鱼过去,反正学生是否学到东西又有什么关系呢。
翻开MIT EECS 的本科生教育计划,可以看到MIT 对于本科生的课程要求是除开6.01/ 6.033 等几门基础课以外,其他的课程都是学生自己可以选择的。AI方面学生可以选择选修6.034 AI课程或者6.036 ML课程,不想修6.045 可计算理论的,可以选修6.046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剩下十几门课的学分,都可以从将近一百多门课程中自由选择,涉及AI/ System/ Network/ Graphics 等各种方向,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拿两名MIT的毕业生的成绩单对比,可能他们大一开始的课程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样培养出来的也是最适合学生本身的。
因此,交大的教育只能使得优秀的人继续优秀,而不那么优秀的人只能继续废柴。网罗天下英才,却将大部分变成了废柴。
究其原因在于,本科生的教育太无利可图了。相比于拉经费拉项目发文章,本科生的教育不过是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罢了,至于这个标准是高是低,尺度都是可以自己掌握的。但是老师毕竟也要生活,给本科生上课除了寥寥无几的生活费,又能落得几何呢。
2. 思维的转变
更加可悲的是,我们自己都还没有做好独立思考独立规划人生的准备,就像马儿一样被赶入草原,一路迷茫。试想一个从小接受教育就是以考入一所优秀的大学为目的的人,在刚刚完成这个目标经历了一个疯狂的夏天之后,对自己以后的路应该怎样规划又有什么思考呢。所以很多人还是会延续高中里的思考方式,根本不愿意走出舒适区。
2.1 线性的、片面的思维
高考是一件非常简单机械的事情,所需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容易,纯粹就是线性的比较分数而已,所以越高越好就是。甚至到了大学中,你触手可得的一切,保研、出国、落户都是与分数有关。但是你要知道,分数并不能说明什么,它完全不能说明你对于这门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你所掌握的能力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成绩而不是掌握这门课内容本身,相反,许多在这门课上造诣很深的人反而拿不到很高的分数。你需要时刻牢记,你的分数在你毕业之后都已作废,分数的确是通往更高平台的通行证,但是与你本身的能力却是无关的。
2.2 被动的思维
从高中毕业后,没有人会为我们的行为负责,所以不管做什么都需要清楚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我们无法回答出自己为什么每天都要去上课,如果去上课仅仅是为了回答老师的点名的话,正如我之前所说,分数的意义在毕业后就不复存在,那么,如果存在一些可以不去上课而获得一个相对满意的分数,如果不去上课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我们所感兴趣的知识并没有课程能够涉猎,这时候我们还需要去上课吗?
2.3 盲目追随
我们自进入大学以来就渴望自己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本就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的,但是大学的自由性让很多人在众多选中迷失了。
近年来CS系因为出国优势,以及计算机专业在北美就业形势的回暖,很多人对于出国趋之若鹜。暂不评价这个选择是否理智或适合所有人,很多人在准备出国的时候就没有的自己的主见,一方面是因为仍旧相信高考带来的那一套思维,认为高的GPA、托福、GRE成绩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于是听取上一届前辈们选一些一样的水课,另一方面盲目追随前辈或是周围同学的步伐,认为A在XXX的实验室去了XX大学,所以XXX实验室的机会一定是好的,或是说B去XX大学做了暑期科研去了Y大学,那么同样也想去做暑期科研。殊不知无论A或B,体验他们能力的不是简历上的一段经历,而是在这其中体现出的能力和完成的工作和贡献。更妄论这样的选择是否适合于每一个人。
正如我之前一直强调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前人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是谁又能保证一定适用于自己。你是否思考过,你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优势在哪里又有哪些劣势,而不是说XXX干了什么所以我也要去做。
这是一篇引领式的文章,我很想把自己思考的东西表达出来,但是苦于文字功力不够,可能很多地方想说又没说清楚。并且这几天一直在反复阅读《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手册》,难免有借鉴之处,谢谢各位学长学姐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