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VermiIIi0n/fuckZH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ZHS Fucker 食用指北

NEWS

我总觉得有一天这个脚本会被 404 ,没想到以这种形式实现了,感谢各位对鸽鸽的支持。


在 TG 上出现了倒卖开源代码的家伙, 其谎称有我的授权. 详见此处.

本脚本是为人节约生命的, 不是增加负担的, 况且屎山代码我也不好意思卖, 倒卖就算了别说是我授权的, 丢不起这个脸dragon

愿意支持的朋友点个 ☆ 就好, 叔叔我承诺本屎山脚本可能会下架, 但永不会变质.


WTF?

这是一个 Python3 的自动脚本, 用于自动刷智慧树课堂课程, 为您节约有限的生命.

Features

  • 支持校内学分课与知到共享学分课
  • 自动回答弹题
  • 设定时限
  • 射后不管, 无需交互

WHY?

自从智慧树的校内学分课(i.e. hike)播放页面用了个窒息的 JavaScript 混淆之后, 大部分前端的脚本都没法用了.
因为它会检查 DevTools 是否打开, 如果打开了就无法继续运行, 要分析的话由于混淆, 解读很麻烦.
于是我打算直接抄家, 入它后端(*), 之后便有了该脚本. (虽然最后还是被逼着反混淆了前端代码...)


实用链接


准备工作

您还需要做以下准备:

  • Python3.10 及以上版本(或自行改写旧版不兼容的语法)
  • 执行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安装依赖

如何使用

因登陆验证改变目前仅有二维码登陆可用

本块分为

  1. Ultra Quick Start: 执行 python main.py

    • 仅以交互输入信息, 除非开 DEBUG 模式否则不留任何敏感记录
  2. Login: 输入账号与密码

    • 使用配置文件
    • 使用命令行参数
  3. Fxxking: 开干

    • 使用命令行参数
    • 拉清单
    • 参数列表
  4. API 简易文档: 用于单独使用模块

Login

*如果非常用地登入(可能?)会需要短信验证, 您应该先用浏览器登入一次, 以让您的所在地列入白名单。
**信息优先级: 命令行 > 配置文件 > 交互输入

使用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 config.json 中有以下字段:

{
  "username": "",
  "password": "",
  "qrlogin": true,
  "save_cookies": true,
  "proxies": {},
  "logLevel": "INFO",
  "tree_view": true,
  "progressbar_view": false,
  "qr_extra": {
      "show_in_terminal": null,
      "ensure_unicode": false
  },
  "image_path": "",
  "pushplus": {
      "enable": false,
      "token": ""
  },
  "bark": {
      "enable": false,
      "token": "https://example.com/xxxxxxxxx"
  },
  "config_version": "1.3.0"
}
  • username: 账号
  • password: 密码
  • qrlogin: 目前强制启用二维码登陆, 方便在服务器上部署, 优先级高于账号密码
  • proxies: 代理, 可留空, 在 Windows 上还可解决 Clash 等代理造成的证书错误, 详见 常见问题
  • logLevel: 日志等级, 可选 NOTSET DEBUG INFO WARNING ERROR CRITICAL
  • save_cookies: 保存cookies,短时间内可以自动登录。
  • tree_view: 课程目录结构,关闭后不显示所有课程目录。
  • progressbar_view: 进度条控制,关闭后不显示当前视频进度。
  • image_path: 登录二维码保存路径,留空则不保存。
  • qr_extra: QR 相关配置
    • show_in_terminal: 将二维码打印至终端
    • ensure_unicode: 仅使用 Unicode 字符打印二维码
  • pushplus: 基于 pushplus 的推送服务
    • enable: 启用推送
    • token: 推送 token
  • bark: 基于 bark 的推送服务
    • enable: 启用推送
    • token: 推送 token,例如:https://api.day.app/xxxxxxxxxxxxx

填入账号密码即可无干预自动登入 当前失效
*配置文件如果没有的话会在 main.py 执行时自动创建.

使用命令行参数登入

python main.py -u <username> -p <password>
python main.py -q
  • -u --username: 账号
  • -p --password: 密码, 要注意密码将会明文留在记录中, 故不推荐使用 -p *虽然说这破站密码泄漏就泄露吧, 写配置文件里多方便, 俗话说晚泄不如早泄(¿)
  • -q --qrlogin : 启用二维码登陆

Fxxking

命令行指北

以下假设您已经在配置文件中输入必要信息
*信息优先级: 命令行 > 配置文件 > 交互输入

cd fuckZHS
python main.py # 如果 execution.json 不存在的话, 刷所有课
# 只刷课程 ID 为 114514 和 1919180 的课
python main.py -c 114514 1919180
# 想秒过可以设个很高的 SPEEEED
python main.py -s 444 # 我就感觉到快, 有种催人ban的感觉
# 又或者可以限制每节课学习25分钟
python main.py -c 114514 -l 25
# 遇到问题想开 debug 模式, 顺带加个代理?
python main.py -c 114514 -d --proxy http://127.0.0.1:2333
# 又比如您想只干某几个视频, 那您可以使用 -v 传入视频 ID
python main.py -c 114514 -v 1989 604

什么?不知道课程 ID 或视频 ID? 进入课程界面就可以在网址里看到了.
*课程 ID 为网址中的 courseId(校内学分课) 或 recruitAndCourseId(共享学分课) 参数
**更多选项请使用 -h 查看.

拉清单

使用 --fetch 参数可从服务器获得所有课程清单, 存储到 execution.json 这个小本本里, 您可以删去不想干的课程
当该文件存在且没有指定课程 ID 时, 会先看看这个小本本上有没有写着课程 ID
*清单中 id 参数是必须的, 想额外拉清单时请注意
**修改时请注意 JSON 语法, 不然 Exceptions 会一下突开到脸上

python main.py --fetch

清单示例:

[
    {
        "name": "中国近现代史",
        "id": "42"
    },
    {
        "name": "思想道德与法治",
        "id": "1919"
    }
]

命令行参数列表

  • -c, --course: 课程 ID, courseIdrecruitAndCourseId, 可输入多个
  • -v, --videos: 视频 ID, fileIdvideoId, 可输入多个
  • -u, --username: 账号
  • -p, --password: 密码
  • -q, --qrlogin: 二维码登录,目前强制开启
  • -s, --speed: POWERR AND SPEEEEED! 指定播放速度, 想要秒过可以设个很高的值(e.g. 644), 但不推荐. 默认为浏览器观看能到的最大值
  • -t, --threshold: 完成时播放百分比, 高于该值视作完成, 想要重复刷课可以使用大于 1.0 的值, 例如 2.0 则会再刷一遍
  • -l, --limit: 单节课的时限, 如果您看得上内点习惯分就用吧
  • -d, --debug: 调试级日志记录, 会记录请求到日志 (可能包含账号密码, 别乱分享, 当心被盒武
  • -f, --fetch: 获取课程清单并存入 execution.json 文件
  • --show_in_terminal: 将二维码打印至终端
  • --proxy: 代理设置, 本来用来调试的(e.g. http://127.0.0.1:8080)
  • --tree_view: 课程目录结构,关闭后不显示所有课程目录。
  • --progressbar_view: 进度条控制,关闭后不显示当前视频进度。
  • --image_path: 登录二维码保存路径,留空则不保存。
  • -h --help: 显示帮助

运行示例如下: 运行示例

指北就这些啦, 代码很少可以自己看 现在不少了().


API 简介

详见源码

实例化 Fucker

from fucker import Fucker

fucker = Fucker()
# 或者更进阶一些
fucker = Fucker(speed=1.5, end_thre=0.91)
# 以上控制播放速度以及终止临界值
# speed: 校内学分课播放速度正常最高为1.25, 共享学分课为1.5, 但似乎更高的服务器也接受, 不过怕暴露就谨慎些吧
# end_thre: 智慧树把高于一定百分比的进度视为完成, 0.91 保险一点
# 以上俩参数仅对视频有效, 其他的内容就只有进度0或1

login Method

如果您能自己得到 Cookies 就可以略过, 直接给 Fucker 实例的 cookies 属性赋值即可 Python3 登入样例

fucker.login(username:str, password:str)
fucker.login(username:str, password:str, interactive=False) # 禁用交互, 在账号或密码为空时引发异常

# 如果您不想使用 login
# 也可直接传入符合 requests 库要求的 cookies
fucker.cookies = {key: "Angel Beats!", "inside Uncle's eyes": value}
# 该 cookies 会覆盖原有值, 同时请确保它是完整的智慧树 cookies,因为 uuid 需要从 cookies 中解析

fuckCourse Methods Family

fucker.fuckCourse(course_id:str) # 把整个课程都干了
fucker.fuckCourse(course_id:str, tree_view=False) # 把整个课程都干了, 但不显示树状视图
fucker.fuckZhidaoCourse(recruitAndCourseId) # 点名就要干知到共享学分课
fucker.fuckHikeCourse(courseId) # 点名就要干校内学分课(hike)

fuckVideo Methods Family

fucker.fuckVideo(course_id, video_id) # 指定干某节课里某视频
fucker.fuckZhidaoVideo(recruitAndCourseId, videoId) # 这里的 videoId 是从 网页API响应 中获得的
fucker.fuckHikeVideo(courseId, fileId) # 这俩就在 校内学分课(hike) 网址里

getContext Methods Family

fucker.getZhidaoContext(recruitAndCourseId)
fucker.getHikeContext(courseId)
fucker.getHikeContext(courseId, force=True) # 强制更新context并重置课程学习时间(本地记录)
'''
自动在 `fuck*Course` `fuck*Video` 中被调用
返回一个 `dict`, 内含该 ID 对应课程的必要信息以及实例运行后学习该课的总时间, 必要信息没有的话会向服务器请求
该 `dict` 结构请见源码
'''

hike API

# 自动添加时间戳和签名, 并检查返回代码
def hikeQuery(self, url:str, data:dict,sig:bool=False, ok_code:int=200, setTimeStamp:bool=True, method:str="GET")...
# 以下为与网页接口同名的 API, 只返回响应中的 "rt" 部分
def queryResourceMenuTree(self, course_id)...
def stuViewFile(self, course_id, file_id)...
def saveStuStudyRecord(self, course_id, file_id, played_time, prev_time, start_date)...

zhidao API

# 自动添加时间戳和加密, 并检查返回代码
def zhidaoQuery(self, url:str, data:dict, encrypt:bool=True, ok_code:int=0, setTimeStamp:bool=True, method:str="POST", key=VIDEO_KEY)...
# 以下为与网页接口同名的 API, 只返回响应中的 "data" 部分
def gologin(self, RAC_id)...
def queryCourse(self, RAC_id)...
def videoList(self, RAC_id)...
def queryStudyReadBefore(self, course_id, recruit_id)...
def queryStudyInfo(self, lesson_ids:list, video_ids:list, recruit_id)...
def queryUserRecruitIdLastVideoId(self, recruit_id)...
def prelearningNote(self, RAC_id, video_id)...
def loadVideoPointerInfo(self, RAC_id, video_id)...
def lessonPopoupExam(self, RAC_id, video_id, question_ids:list)...
def saveLessonPopupExamSaveAnswer(self, RAC_id, video_id, question_id, answer_ids:str)...
def saveDatabaseIntervalTime(self, RAC_id, video_id, played_time, last_submit, watch_point, token_id=None)...
def saveCacheIntervalTime(self, RAC_id, video_id, played_time, last_submit, watch_point, token_id=None)

结构介绍

文件结构

  • main.py: 命令行主函数
  • sign.py: 负责生成 hike API 所需的 signature 参数
  • utils.py: 一些常用工具
  • logger.py: 日志工具, 将不同等级的日志写入不同文件
  • fucker.py: Fucker 类定义, 所有核心代码全塞一起了, 莫在意
  • ObjDict.py: ObjDict 类定义, 继承自 dict, 可以 object 属性形式访问 dict
  • zd_utils.py: 知到 API 所需的工具, 如生成 evsecretStr
  • config.json: 还能是啥, 没有的话初次运行 main.py 时将生成
  • meta.json: 包含版本和分支等信息, 也用于更新检查
  • decrypt: 非必要的文件夹, 内含逆向源代码的工具及源码打包

Fucker Class Structure

class Fucker:
    def __init__(self, cookies: dict = None,
                 headers: dict = None,
                 proxies: dict = None,
                 limit: int = 0,
                 speed: float = None,
                 end_thre: float = None)...

    @property # cannot directly manipulate _cookies property, we need to parse uuid from cookies
    def cookies(self)...
    @cookies.setter
    def cookies(self, cookies: dict|requests.cookies.RequestsCookieJar)...

    def login(self, username: str=None, password: str=None, interactive: bool=True)...
    def fuckCourse(self, course_id:str, tree_view:bool=True)...
    def fuckVideo(self, course_id, video_id:str)...
############################################
# for some fucking reasons
# there are 2 sets of completely different API for hike.zhihuishu.com and studyservice-api.zhihuishu.com
# so we need to use different methods for different API
#############################################
# following are methods for studyservice-api.zhihuishu.com API
    def getZhidaoContext(self, RAC_id:str, force:bool=False)...
    def fuckZhidaoCourse(self, RAC_id:str, tree_view:bool=True)...
    def fuckZhidaoVideo(self, RAC_id, video_id)...
    def answerZhidao(self, q:dict)...
    def _zhidaoQuery(self, url:str, data:dict, encrypt:bool=True, ok_code:int=0,
               setTimeStamp:bool=True, method:str="POST")...
# end of zhidao methods
#############################################
# following are methods for hike API
    def getHikeContext(self, course_id:str, force:bool=False)...
    def fuckHikeCourse(self, course_id:str, tree_view:bool=True)...
    def fuckHikeVideo(self, course_id, file_id, prev_time=0)...
    def fuckFile(self, course_id, file_id)...
    def _traverse(self,course_id, node: ObjDict, depth=0, tree_view=True)...
    def _hikeQuery(self, url:str, data:dict,sig:bool=False, ok_code:int=200,
                   setTimeStamp:bool=True, method:str="GET")...
# end of hike methods
#######################################
# shared private methods
    def _watchVideo(self, video_id)... # it's probably unnecessary but let's keep it to fool those idiots
    def _apiQuery(self, url:str, data:dict, method:str="POST")...
    def _checkCookies(self)...
    def _checkTimeLimit(self, cid)...
    def _sessionReady(self, ctx:dict=None)...

我的很大, 你忍一下(指类定义)


后记

这一段算是授之以渔吧, 毕竟网站以后更新可能会改内容, 我又没时间更新, 就先把思路写在这. 但要注意, 下文提到的混淆肯定引入了随机量, 不可完全照搬该思路.
过程中用到的文件样本大多都在 decrypt 目录下压缩档里.

以下内容仅针对校内学分课的 API ("hike" 开头的域名)

Chapter 0: Too Young Too Naive

本以为从后端入手会很轻松, 目前绝大部分的脚本是在前端实现刷智慧树自动化(有例外但那些都不是对付校内学分课的), 这样做不仅鲁棒性很差而且过于复杂, 本脚本则直接绕后, 甩开前端, 可以做到不变应万变...吧?

捉包

总之先捉个包看看前端怎么和服务器交流, 没想到一开浏览器开发者模式就遇到了问题.
一旦监测到 DevTools, 网页界面就立即停止响应.
但这还不简单, 手动把相关 JavaScript 无脑删不就行, 源码都在我手上有什么好怕的.

紧接着一看源码:

WTF 好家伙《乱码 1/2》

不过这也没什么, 我本来就只是想抓个包, 用别的工具就是了.

抓包得到页面向服务器报告进度的甜言蜜语:
Headers: headers

Params: params *敏感信息被替换了
您看看这些人多不专业, 拿 GETPOST 的活, 而且那个 uuid 根本就不是真的 UUID, 七八个随机字符而已.

模拟请求

不过我们一路顺风, 成功就在眼前(flag++).
这时可以看到一个正常的响应是:

{
  "status": 200,
  "message": "OK",
  "rt": 202
}

rt 是服务器返回的观看进度.

包里大部分参数都很直接, 我们照搬便是.
courseId 我们可以从浏览器链接里得知,
fileId 每个章节的都不一样, 可以从“https://studyresources.zhihuishu.com/studyResources/stuResouce/queryResourceMenuTree” 中获取的 JSON 中得到, 源码里有, 不再赘述.

剩下只有 signature 不明, 不过大概是个防止多次提交的随机字符串罢了, 毕竟这群人取名似乎一直不太准确.

然后一试

{
  "status": 200,
  "message": "OK",
  "rt": null
}

???
为何就返回个 null,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快把浏览器内核用 Python 实现了, 一直以为就是个 Headers 或者 Cookie☆ 的问题, 我可能缺了什么.
结果最后才发现问题在 Params, 而且就是里面那个该死的 signature 造成的.
这次他们取对名字了, 这真是个签名, 必须和其他内容配套才能被视作合法请求, 并得到 rt.
想要自己生成这个 MD5 签名就只能从前端代码里找 salt 等数据.

没办法, 开始人生第一次反混淆 JavaScript 吧...


Chapter 1: At Beginning, It's Just Chaos

下图开头这个站点名就是万恶之源了, 话说为什么叫“加密”, 只是混淆而已, 和加密相差太远了, 只能说连名字都取的很 Obfuscated.

首先得把这些诡异变量重命名一下, 在 这个站点 可以初步反混淆, 去掉一些简单的函数 wrapping 并重命名变量, 新变量名当然是随机的, 只是好读一些.

初步反混淆

level0 这下好多了, 我们可以看 到开头有一行超大的列表(太长了就只截了前几个), 不过它大概有 1.4k 个字符串,
看起来是 Base64, 解码后是乱码, 是被加密了(真·加密).

再观察一下可以发现一个函数出现的次数很多: mapping 这个 nyko 便是负责解密的函数.

要反混淆 nyko 就需要手动去掉一堆无用的循环和分支, 不然真读不下去.
恶心的是这个混淆后版本里充斥着各种看起来有意义的字符串, 甚至有些就是混淆前代码里的, 但他们被拿来进行无意义的比较和循环, 这样做可以同时迷惑您和您的 CPU.

总之反混淆出来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解密程式, 用 Python 重新实现了:

def decrypt(index:str, key:str):
    index = int(index, 16)
    encrypted = b64dec(table[index])
    key = key.encode()

    mod_sum = 0
    ar = list(range(256))
    for i in range(256):
        mod_sum = (mod_sum + ar[i] + key[i % len(key)]) % 256
        ar[i], ar[mod_sum] = ar[mod_sum], ar[i]
    mod_sum = 0
    n = 0
    decrypted = ""
    encrypted = encrypted.decode()
    for i in range(len(encrypted)):
        n = (n + 1) % 256
        mod_sum = (mod_sum + ar[n]) % 256
        ar[mod_sum], ar[n] = ar[n], ar[mod_sum]
        decrypted += chr(ord(encrypted[i]) ^ ar[(ar[mod_sum] + ar[n]) % 256])
    return decrypted

JavaScript 原版其实在 Base64 解码后, 还有个手动把内容 URLEncode 了, 又调用 decodeURIComponent 解码的诡异操作.
一开始我把它删了, 结果竟然生成内容不一样. 似乎是 JavaScriptatob 似乎会保留非法的内容? 经过看似无意义的 URL Encode&Decode 会把这些字符丢弃掉, 只能说混淆者真是钻研了折磨人的极致了, 好在 Pythonb64decode 默认丢弃这些内容. *此部分存疑, 不确定原因是不是这个

接下来尝试对列表内容解密, 发现还是乱码...

没办法, 只得继续化简开头的函数, 看看会有什么线索.
接着发现程式开头有一段循环, 把列表开头和结尾的俩无意义的东西扔了, 顺带把这个列表旋转了 138 位, 用 Python 表示就是 deque.rotate(-138)
这个值是好像是固定的, 但保不准以后会变

解读解密后代码

解密并替换内容后的文件: level2

解密之后常量已经可以看到了, 但其中仍有很多垃圾信息.
比如其中有类模式, 就是混淆版本会在一个 Object 内包装一堆简单的函数, 比如加减和比较, 然后取个无意义的名字.
结合那一堆无意义的变量来做比较判断, 以此来表示单个 Boolean 值.
因为嵌套的次数太多所以自动反混淆没能解决它们, 但只要搞清这点可以手动去掉很多无意义的分支.

var Wtf = {
       RvuT: function (dyo, bie){
       return dyo === bie;
       },
       oPhT: function(Jely, Inp, Stb){
       return Jely(Inp, Stb)
       },
       stEbU: "d0gky", RlVDj: "rk8Eb"
    }
if (Wtf.oPhT(Wtf.RvuT,Wtf.stEbU,Wtf.RlVDj){
    console.log("WTF");
    }

//以上这一大坨, 也就等价于
if (false){
  console.log("who cares what I've logged");
  }

//也就等价于
//do fucking nothing but consuming your CPU, storage, network bandwidth and god damn time

Chapter 2: Let There = Light

总算看见曙光了, 但要继续解读的话, 这些乱码的函数名字太难读了, 以功能来重新命名吧, 顺便去掉无用的, 重复的部分:

level3

怎么说呢, 虽然是很繁琐的一件事, 但看着大批大批代码被删有种莫名的快感, 我当游戏玩了一久.

玩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我好像不必把所有代码反混淆, 找到 MD5 相关的代码就好啊.
现在代码也只有一千多行了, 挺好找的才是.
随手一翻发现:

function jobany(params) {
      var lennora = kenshin.ADD(kenshin.ADD(
        kenshin.ADD(kenshin.ADD(kenshin.ADD(
          kenshin.ADD(kenshin.ADD(kenshin.ADD(
            kenshin.ADD("o6xpt3b#Qy$Z", params.uuid
          ), params.courseId),  params.fileId
        ), params.studyTotalTime),  params.startDate
      ), params.endDate),  params.endWatchTime
    ), params.startWatchTime),  params.uuid);
      console.log(lennora);
      return kenshin.APPLY($md5, lennora);
    }

~~_"Here↘ comes ↗Jobany~"_~~
诶嘿, 改函数名有效果了, 是! 它加了! (顺带特想吐槽下这个自动生成的对象名 kenshin,挺中二)

(bushi): Shio


Chapter 3: small step, Giant Leap

为了个区区 signature 废了好大功夫
不过有了这个我们可以自己签名了, 没想到人都这么大了还靠在自己作业上签名来骗人

from hashlib import md5
from ObjDict import ObjDict # 这是一个我从 dict 继承后魔改的玩意儿,可以用 JavaScript 风格访问 dict

SALT = "o6xpt3b#Qy$Z"

def sign(p:dict):
    p = ObjDict(p)
    raw = SALT + p.uuid + p.courseId + p.fileId + p.studyTotalTime + \
           p.startDate + p.endDate + p.endWatchTime + p.startWatchTime + p.uuid
    return md5(raw.encode()).hexdigest()

我们也算是努力靠自己完成作业了

1000%
已经 1000%了()


给把如此凌乱的内容看到最后您一些安慰吧
祝您学习像 Anya 一样好, 料理如 Yor 一般出色! bonus (sauce: Pixiv; pid:97128620) 放 GitHub 仓库不能算转载吧?